我省突发本土疫情以来,全省工信系统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的重要内容,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按照“快准严实细”要求,坚持全省一盘棋,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以赴做好全省医疗物资保障和工业生产运行各项工作,为早日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一、突出快响应、快行动、快落实,彰显工信速度
迅速进入战疫状态,统筹资源、联动各方,从严从紧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一是全方位激活工作机制。全面激活并加强省医疗物资保障组工作协调机制,印发做好医疗物资保障工作通知,牵头会同发改、财政、交通、卫健、外办、市场监督、医保、药监等部门推行扁平高效指挥。实行“一日一报告、一日一协调”,每天动态跟踪重点医疗物资企业和生产、储备情况。建立与工信部、兄弟省沟通协调机制,提前做好应急采购准备。二是全系统动员专班工作。省工信厅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办公会、党组会,学习贯彻、研究部署、推进落实。恢复并进一步加强省工信厅医疗物资保障和工业生产运行领导小组,下设5个专项工作组,集中人员、集中资源、集中办公。总结完善去年疫情防控的经验做法,健全日例会、日报告制度,领导、干部实行AB角,加强情况通报、信息沟通、应急应对,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三是全覆盖加强机关防控。严肃纪律规矩,组织全面摸排,强化人员管理,控制会议活动,严格执行个人情况报告、体温筛查、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等防控措施,建立厅疫情防控日报表制度,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加强疫情防控政策、科普知识宣传,引导干部职工不外出、不聚集、不聚餐,做好个人防护,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3月13日以来省工信厅机关已组织开展4轮全员核酸检测。
二、突出早摸底、早储备、早监测,彰显工信精度
坚持抓早抓实抓细,分行业布置、分地区落实,把各项工作紧起来、落下去。一是及早摸清重点医疗物资情况。强化会商机制,专人跟踪联系,进一步摸清模实当前全省核酸检测试剂、核酸检测提取试剂、核酸采样管、医疗防护服等重点防疫医疗物资生产企业产量、产品、品种、价格以及潜在的产能和日使用量情况,摸清相关生产企业原材料、配件、上下游配套以及省内外采购途径、时限等,提前做好应急准备。二是及早优化医疗物资储备调度。增加省级重点医疗物资特别是我省不能自给产品的储备,优化医疗物资调用调剂流程。公布两批57家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名单,供涉疫地区对接采购。将省级医疗物资储备执行期限从今年3月底延长至9月底。调整优化医疗物资储备目录,下达1800万元,紧急增加省级医疗物资储备。三是及早强化工业生产运行监测。密切跟踪涉疫地区工业运行情况,强化监测与服务,适时启动协调机制,谋划应对政策措施,已协调解决工业企业物流、原料、资金、用工、资质等困难问题32项,下达泉州市1500万元工业企业救灾纾困资金,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三、突出优服务、优保障、优作风,彰显工信温度
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精准高效服务,推动工作落细落实。一是推行驻企一线服务。省工信厅选派2个党员志愿服务队,入驻厦门、福州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企业,专人现场协调服务,保障企业生产要素供应。泉州市工信局抽调80名干部组建临时党支部,支援社区抗疫一线,发动行业协会和企业捐赠应急防疫物资超1亿元。莆田市工信局成立船舶行业监管、工业企业督导、行业自查自纠、企业问题协调及稳生产4个工作组,全力推进企业平稳生产。二是开通助企专线服务。省工信厅发挥“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平台作用,开通助企抗疫绿色通道,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加强信息通报和信息沟通。泉州市开通工业企业24小时服务热线,组建“市级产业龙头企业服务”“涉企服务”微信群,市县联动、协同响应,对辖区内工业企业诉求问题半小时内回应。莆田市发布工业企业车辆通行证办理指南,方便物流车辆通行,保障运输畅通。三是助力企业审批服务。协调厦门奥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成为我省首家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生产企业。厦门宝太生物和泰普生物抗原检测试剂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同意在一定范围和时限内紧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