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公电脑屏幕没关扣200;
上班时间吃东西扣50;
![]() |
一项工服没穿扣20,整套没穿扣60;
迟到扣20;
就餐时插队或留残渣在餐桌上扣100;
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在工作场合或公共场所吸烟,罚500;
……
如此之多的罚款名目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大开眼界!这反映出了该企业在管理员工时所秉承的一种“罚款思维”,虽然企业的出发点是想对员工的言行进行纠偏,但是以罚为主的制度设计必然会给员工带来消极和抵触心理,缺乏人性化。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提出一种改造和修正人的行为的理论——强化理论。该理论认为,无论是人或动物都会采取一定的行动,当行动的结果对他有利时,他就会趋向于重复这种行为;如果对他不利,则这种行为就会减弱直至消失。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负强化和自然消减。
所谓的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价值观或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比如奖金、表扬、晋升、改善工作关系等。
而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期望或者价值观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小时。比如减少薪酬、罚款、批评、降级等。
除了负强化之外,对于不合符组织希望的行为,还可以从“冷处理”或“无视”的角度使得这种行为自然消减。
更为重要的是,从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联系到企业的管理实践,就要采取奖罚结合的原则,不能只奖不罚或只罚不奖;并且奖罚结合并不是奖罚并重,而是以奖为主,以罚为辅。
该企业充斥着太多的罚款这种“负强化”手段,产生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将员工推到企业的对立面中去。
小编和这名HR聊天的过程中,就了解到该企业的员工离职率颇高,这一点都不奇怪,谁也不愿意在这样的企业呆下去,除非实在没辙。
其实企业在进行员工行为管理时,不妨采取逆向思维。拼命的用罚款去制止员工错误的行为,不如多用奖励去鼓励员工正确的行动。比如在员工中评选“文明之星”、“节能高手”、“戒烟模范”等,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奖为主,以罚为辅,双管齐下,才能有效地引导员工的言行,强化企业的价值观。
另外,HR案例网还想多说一句,关于企业管理中对于员工进行罚款没有明确的法律支持,企业在设计该项制度时一定要谨慎小心!